站内检索:
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今日民政 >> 媒体关注
放管并重 激发活力 推动社会组织在富民兴陇中发挥积极作用

来源:中国社会报时间:2017-09-26 浏览次数: 次字体:【

  社会组织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今年以来,甘肃省民政厅党组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精神、“八个着力”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甘肃省委、省政府有关决策部署,紧贴全省社会组织实际,着力推进“两个覆盖”,发挥社会组织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引导社会组织在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行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助力富民兴陇大业。

  坚持放管改革,创新社会治理
  甘肃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精神,加快改革社会组织管理体制,促使社会组织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在创新社会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
  加强执法监察。2016年,《甘肃省加强社会组织执法监察工作的意见》修订出台。坚持以评促建,修订完善了公益类、联合类社会团体和基金会3类社会组织评估指标,2011年以来,累计评估社会组织600多家,其中获得3A以上等级的315家。坚持简政放权,取消下放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非公募基金会、地方性基金会分支机构等8项行政审批事项;启动“三证合一”工作,全省社会组织已基本完成转码及新赋码工作;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和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直接登记率达到45%。
  启动脱钩工作。2016年,甘肃启动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第一批试点工作,制定出台了《全省性社会组织负责人任职管理办法》,顺利完成了31个全省性行业协会商会“五脱钩五分离”试点工作。2018年,甘肃省将全面完成350多家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工作,实现“应脱尽脱”。
  推进购买服务。社会组织是政府转移职能的重要承接者。在社会治理中,社会组织已成为政府的有力助手。自2012年至今,甘肃累计实施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94个,资金总额近3000万元,2016年省级财政列支省直部门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资金达1700多万元。甘肃省电工技术学会实施的支持贫困、孤残家庭电路开关更换维护项目,陇南市金鑫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实施的残疾人就业帮扶示范项目等,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坚持培育扶持,助推经济发展
  社会组织作为推动市场经济的“第三部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发挥社会组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重点是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
  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的带动作用。行业协会商会是社会组织中与经济关系最为密切、在社会管理中最为活跃、对经济发展促进作用最为明显的一种组织形式。甘肃建立了省级领导干部联系商会工作制度,旨在协调推动他们成为带动行业经济发展的生力军。目前,全省性行业协会商会有354家,其中,会计师事务所113家,律师事务所100多家,税务师事务所81家,2016年上述三大行业年收入达11亿多元。
  发挥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辐射作用。农村专业经济协会作为农村社会组织的一部分,为农民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引导农民在实行专业化生产、开展一体化经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全省注册登记的农村专业经济协会2000多家(不包括农村水协会、农村互助基金会),涌现出了渭源县五竹镇洋芋协会、岷县清水乡铜铝铸造协会、玉门市赤金镇韭菜协会等一批事迹站得住、群众信得过、经验推得开、舆论叫得响的先进典型。实践证明,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在推动全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美丽新农村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发挥社会组织的促进就业作用。社会组织不仅是转岗分流人员、下岗失业人员、社会富余人员和其他困难人群就业和再就业的广阔天地,也是对这些人员开展各种公共就业服务的重要基地。目前,全省社会组织从业人员40多万人,在促进就业方面的作用不容小觑。针对社会组织对大学毕业生吸引力日益增强的现实,甘肃省浙商联合会青年企业家委员会与甘肃农业大学签订了优秀学子就业帮扶战略合作协议,以“授人以渔、精准扶贫”为主题,计划5年内为全省高校解决不少于1万名学生就业,并提供培训实习机会,支持甘肃大学生成长就业。
  坚持公益导向,提供公共服务
  目前,全省登记注册的社会服务机构(民办非企业单位)5000多个,其中民办学校2600多个,在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社会福利、社区服务等社会领域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扩大了社会服务的内涵,强化了公共服务功能。
  传承陇原文化。甘肃以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为契机,大力培育发展文化类社会组织,不断增强公共文化服务活力和发展动力。在2016年举办的首届敦煌文博会上,一批文化类社会组织登台亮相,尽显其能。甘肃省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先后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16个民间组织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参与生态保护。以环保社会团体、环保基金会和环保社会服务机构为主体组成的环保社会组织,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重要力量。甘肃是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生态环境脆弱,生态保护任务繁重。甘肃天泽盐碱治理工程研究所致力于巴丹吉林沙漠地带临泽县马营滩源头沙尘治理,建立了“甘肃省盐碱化防治盐碱荒漠化防治研究示范区”,研发出“鳞斑固沙”新技术,马营滩源头治理取得显著成效。甘肃伊山伊水环境与社会发展中心长期从事环境保护研究,先后实施农村饮用水安全、环境保护和“三区”社工服务等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投身公益事业。随着慈善法的出台,社会组织参与公益慈善活动的主体地位,在道德和法律上得到了承认。甘肃多识爱心基金会、甘肃简公益发展中心、甘肃蓝天救援队、庆阳市阳光志愿者协会等一批公益类社会组织积极举办社会公益活动,参与抗灾救灾,送温暖、献爱心,传递社会正能量,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临夏回族自治州广河在线网志愿者协会相继开展了抢险救灾、关爱留守儿童、关注孤寡老人、衣暖童心等系列公益活动,涉及受助人员30000多人次,活动服务总时长9680小时,成为当地名符其实的“公益大使”。
  维护和谐稳定。社会组织具有社会稳定器、安全阀的作用,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甘肃简公益发展中心启动“带着索南去看海”项目,旨在帮助藏区儿童实现梦想,促进少数民族儿童的社会融合,其做法被新闻媒体广泛报道。甘肃明睿心理服务中心开展“守望幸福、和合之家”、反家庭暴力“白丝带”等志愿活动,在维护妇女儿童权益、促进家庭和睦和社会和谐方面主动作为、积极发声,深受群众欢迎。
  坚持同步小康,助力精准扶贫
  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这是省委、省政府给中央立下的“军令状”,也是对全省人民的庄严承诺。精准扶贫脱贫、一道小康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参与,特别是社会组织的参与和支持。甘肃倡导社会组织“在助推扶贫中找位置、在全面小康中看作用”,引导异地商会招商引资、招商引企,社会服务类、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公益支持,公共服务类社会组织招才引智,专业类、科技类协会招科引技,助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发挥异地商会的搭桥作用。2016年,甘肃省正式启动“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目前全省63个商会与130个建档立卡的贫困村正式签署了结对帮扶协议,为打好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全省各类商会组织以建设“四好”商会(即班子建设好、团结教育好、服务发展好、自律规范好)活动为契机,主动为贫困村牵线搭桥,以实际行动参与扶贫工作。目前,全省商会扶贫捐款已达925万元。
  发挥农村互助基金会的融资作用。为适应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需要,甘肃省加大培育和扶持农村互助基金会的力度。目前,全省登记注册的农村互助基金会1.3万多个,占全省社会组织总数的48%。陇南市徽县文池村是全省村级互助社的发源地。经过多年的发展,文池村扶贫发展基金会为创新村级互助社运营积累了成功经验,初步形成了享誉全省的互助社运行的“文池模式”。文池村的扶贫发展基金会实现了扶贫方式的重大转变,变救济为开发,使农户真正获得发展生产急需的资金,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实践证明,农村互助基金会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金融力量,是社会组织参与精准扶贫的新引擎。

 

版权所有:36365官网 技术支持:绍兴市电子政务办公室
地址:浙江省绍兴市人民中路628号 邮编:312000 浙ICP备14019640号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